学工队伍

【名家讲坛】中学西渐 言说什么,如何言说?

  

为丰富外国语学院学生的学术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翻译专业素养,10月23日外国语学院邀请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孟祥春带来“中学西渐:言说什么,如何言说”的精彩讲座。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于涛参与此次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梁桂霞老师主持。
此次讲座孟教授聚焦西方人眼里的中国形象以及中学西渐的内容言说方式,向我们展示中英翻译之间流淌的文学艺术魅力,并分享自己对于翻译的启示与建议。
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江南双语大才子孟祥春教授。孟大才子,颇有王佐良大家的文采,典籍英译大翻译家汪榕培的高徒弟子。孟大才子,学贯中西著文章,博古通今笔生花。
对于孟教授丰富饱满、文采飞扬的讲座,大家赞叹不已,并表示受益匪浅。不如抢先来感受下同学们课后的深切体会和衷心感谢吧!
讲座开始,孟老师为我们讲解了中学西渐中国形象的演变。中学西渐的言说内容和方式关乎中国形象的重构。孟教授通过引入翻译的作用,分析何为中学并列举中美两国杰出的翻译家。在方式上分为拿去和送来,前者强调西方文学家、作家及各种交通对中国的影响,后者则是立足中国的作家学者及文化项目带给西方的文化体验。然后,孟教授展示了在西方眼里的中国形象的两个阶段,回顾中国的历史,立足中国的当下,强调在政治强大、科技发展的时局下如何做到中学西渐的言说更为重要。
在讲座中,孟老师分析言说什么。思、史、实、群、治、文、艺、言、情、趣的简明传达出翻译的精妙。思考历史事件,讲好中国故事,反映社会群体,提高治理能力,创造文学艺术,表达真情达意,提升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和满足情感追求要做到翻译的融汇贯通,侧重中西文化的包容多元的结合研究,切忌本本主义,东方主义等错误思想。在此期间,他特别列举了林语堂先生作为个例,以此告诉我们真正的文本选择,翻译标准和方向。从“以西观我,多在情思;以我观西,多在事理”的角度阐述了在内容选择中的中西打量的意义。
谈及如何言说的问题,孟老师认为文学翻译要做到信解行证为外化,还要理事情景于内化。在此之下,他指出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下的文化姿态需要我们将文学翻译融入到实践中去,在跨文化全息比读基础上的言说中走向升华。再者,他提到做文学翻译的原则是要译即释、必译释,并且用语取东西、求同存异的眼光和泥人打碎再调和的格局去做好一名真正的翻译摆渡人。在意境和诗情文学翻译中看到学贯中西,文采斐然的成果。
在讲座的最后,孟老师分享了许多启示和建议,他告诉大家要在言说中寻求中西平衡,在拿去和送来中互为补充,在文化自信和认同中担当责任,在时代建设中中学西渐。同时,孟老师就大家提出的有关如何做好翻译及如何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耐心的回答。
恰逢百年之大变局,在时代变幻莫测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是我们外语人坚定不移的信念与追求。翻译之路漫漫,道阻且长,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砥砺自我,上下求索,争做文学的摆渡人,中国故事的摆渡人。

A